申请人概况与背景:
姓名:W先生
年龄:40+
专业领域:互联网信息安全行业
W先生是一名标准的技术咖,在行业初兴时期,就早早涉足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从技术工程师一路走到企业CEO的位置。W先生及其领导的企业拥有多项专利和软著,而其核心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以及其他各行各业。从表面上看来,W先生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类企业家,兼具技术类申请人的“原创”优势,以及企业家申请人的“领导力”优势;同时申请人作为技术专家,也参与到一些企业的技术评审项目中,从表面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很容易准备的案子。
EB1A移民方案:
1.出于申请人的行业性质,关于申请人核心技术应用于各个企业的证据材料、以及申请人参与评审的技术材料都非常难出具。在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核心关键点,“原创贡献”这一主张实际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证明“原创”,比如专利;第二部分是证明“贡献”,比如其专利在行业的广泛应用。如果单单只是堆砌专利或者软件证书,而没有后续的“贡献”类材料,这一主张不会被通过。
2.申请人的专长领域属于非常抽象且晦涩难懂的领域,如果仅凭专利和软著的堆砌,没有办法让移民官很清晰地了解申请人到底做出了怎样的革新和推动。相较于单纯地堆叠专利,我们需要思索如何用证据去呈现出W先生的价值优势。因此,我们将W先生的众多专利进行提炼组合,以统一的“概念”形象进行展示。同时在对行业的“贡献”类材料中,花费更多的时间,从公开的各种信息中去构建逻辑链,弥补W先生不能提供部分证据的不足。最终,根据美国移民局给出的EB-1A移民申请十项标准,美众律所为W先生准备了如下主张:
1.原创性贡献(1项):
2.领导性关键性作用(2项)
3.媒体(2项);
4.评审(4项);
5.论文(3项);
共5项来论述其符合相关移民法规对“杰出能力”的要求,另外还有4封行业推荐信。同时,在基本十个条件的主张陈述之后,还额外花了大篇幅,阐述了美国目前在W先生所擅长的领域,遇到的各种困境,强调W先生的专长将对美国带来的长远利益。再次说明,Y先生其实是表象比较优秀的技术类申请人,拥有自己的专利,且有企业CEO的身份加持。
时间节点:
在准备好全套申请资料后,2022年10月中旬,我们提交了I-140申请,在2023年3月移民局就批复了客户的EB1A申请,全程无补件。